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探索与实践|打造幸福美好“家立方”<br>一一基层理论宣传的社区故事-中国文明网

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探索与实践|打造幸福美好“家立方”
一一基层理论宣传的社区故事

发表时间:2025-07-01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编者按:2025年6月10日,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分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首次举办。该分论坛由中央宣传部文明实践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精神文明网承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协办,旨在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交流新做法、分享新经验,凝聚新共识,推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让党的创新理论照耀网络空间。现摘编部分嘉宾发言,供参考。

  在推进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工作中,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针对社区常住老人和就业青年多样化需求,我牵头建立了“家立方”文明实践联盟,打造“艾芳书记先锋说”微信视频号,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把思想引领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

  许多人会问我,社区工作本来就忙,为什么要做视频号?这源于我自己的一个观察:现在不仅是年轻人喜欢刷手机,许多老年人也爱刷手机、看短视频,但看的内容主要是唱歌跳舞、娱乐八卦,一笑而过,没什么营养。我想,我们要主动出击,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占据舆论场、传播正能量。

  2021年,为了在文明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学党史讲党史,我就开通了视频号。社区居民听多了大课长课,想听小课短课,那么我可以用3分钟时间讲一个党史故事,用生活化语言讲清楚大道理。想好了内容,要怎么拍?这主要靠我们的团队——香铺营社区文明实践站,我们社区一共有23名社工,绝大部分是80后90后,年轻人思维活跃、执行能力强。我们买了一个收音设备,一个手机支架,这个有点“草根”的团队就这样打造起来了。

  视频号有人看吗?一开始我也担心这个问题,没想到看的人还挺多。首先,我们社区群众基础不错,香铺营社区文明实践站深耕“家立方”联盟,不断强化“党员之家”+“居民之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之家”联动机制,制定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将辖区50家企事业单位、18个网格党支部、6支志愿服务团队、200余名志愿者纳入宣讲“朋友圈”。其次,我们按年龄、职业、兴趣个性化定制群众想听的宣讲内容,比如为老年人开设“智慧讲堂+微宣讲”双课堂,在手机基础操作、常用APP教学环节中融入“积极老龄观”教育;联合章志纲机器人工作室开发“科学少年、童心向党”编程课,用智能小车演绎“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针对新就业群体设计“心连新”服务,在配送高峰期适时推送“交通安全法规快讲”,推动理论政策法规传播全覆盖。再次,我们拍的视频时长短、表达口语化,把道理和故事结合起来,用浅显易懂、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故事讲清楚理论政策,大家看完不费劲,还乐于分享出去,平时线下经常见面的居民朋友、企业职工都成了视频号的粉丝,定期催更。

  随着粉丝越来越多,大家也喜欢在视频下面留言评论。评论区成为变为“民情收集站”,也是社区的“金点子意见箱”,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我们来解决。

  视频号内容理论水平不够高,内容不专业怎么办?我们请了专业导师来帮忙。香铺营社区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打造“理论导师工作室”,邀请李映秋老师每月驻点社区,借助专家力量培训“草根名嘴”。通过“邮票中的党史课”“老照片老物件展”等案例教学,帮助退休老党员将生活场景转化为宣讲素材;开设“vlog制作指南”“宣讲稿撰写”实操课程,培育出商圈宣讲特色团队。参与的不仅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还有许多热心居民朋友,让我们的短视频内容更生动、更接地气。(许艾芳/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

【责任编辑:林凤清】